行业资讯

国外有机硅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1、形成大型综合企业

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都具有完善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而且制定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它们一般都是从原料甲基氯硅烷的合成开始,经过水解、缩聚工序,直到制成各种聚硅氧烷产品。它们具有发挥公司内部技术优势的机制,而且拥有良好的运作体系。这些体系充分利用了本国大专院校、甚至国外的人力资源,协作研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探索新路线,进行生产和科技创新。此外,还有政府出资和行业性共阿研究的开发计划,日本对此称为“官、产、学”,美国称为“工业、大学、政府”。这表明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已形成完善的、集生产、研究创新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系。

2、合理生产、降低成本

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都千方百计地使生产更加合理化,力求降低成本。生产中抓住影响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来提高竞争力。如:不断扩大甲基氯硅烷单台流化床的规模;不断提高甲基氯硅烷中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含量;在甲基氯硅烷生产厂附近建立用作硅橡胶填料的气相法白炭黑生产厂,以综合利用甲基氯硅烷生产中的副产物甲基三氯硅烷,同时回收氯化氢,道康宁、瓦克、罗地亚等公司都是如此,而且生产规模已达数千吨。

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都十分重视影响成本的氯化氢的回收。如罗地亚公司将硅氧烷的生产转移,以利于氯化氢的集中回收和利用。原料金属硅中的有害杂质对甲基氯硅烷中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含量和合成周期影响很大,道康宁公司对此不仅做到质量上进行控制,而且要求掌握数量。该公司在收购了巴西CBCC公司的金属硅厂后,又在我国山西投资建立了亚洲最大的金属硅厂,年产金属硅50 kt;并在我国大连投资300万美元,建立了占地10 000 m2的金属硅采购中心——大连道氏硅业有限公司,道康宁公司向有关金属硅冶炼厂提供技术支持,采购达到道康宁品质要求的金属硅,经分拣、加工后,运往该公司在亚洲、欧洲或美国的工厂。

3、重视应用技术开发

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都将应用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作为有机硅产品开发的竞争手段,并以此适应有机硅产品的技术密集性和应用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它们还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企业的生命,不仅向用户提供产品说明书,而且提供详尽的应用手册和多种参考配方,帮助用户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如道康宁公司在底特律设立了专为汽车工业服务的研究所;信越化学公司也建有专门针对电子工业的电子材料技术研究所;GE有机硅部在日本大山和我国上海均建有应用发展中心;罗地亚公司在法国里昂附近的圣丰和日本筑波附近都设有研究开发中心;瓦克公司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和我国上海建立了技术中心。

4、创新投入多

国外几大有机硅公司均将科技创新、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机硅工业是一个产品品种多、批量小、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创制一个新产品的难度很大,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拥有一个完善的研究开发体系。

外国几大有机硅公司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都很充分。以道康宁公司为例,1997-1999年研发经费的投入每年均在2亿美元左右,占其年销售额的7%~8%。他们的研究工作不仅包括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情报信息、技术经济研究、市场调查、物流配送和商务研究;而且很重视基础研究,资助相关专业的大学,以及业外公司从事跨学科研究。近期道康宁公司还与从事生物技术的Gen∞∞r公司合作,开发有机硅生物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控制释放活性成分;道康宁为该公司提供的第一期研究费用就达3 500万美元,预期今后可为道康宁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

基础研究的深入程度还可从各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来衡量。以1996年1月1日至2000年1月31日问的美国专利看,道康宁公司拥有701件,在全球有机硅业界遥遥领先;其它公司多的有263件,少的也有62件。

5、政府支持

国外经验表明,发展有机硅工业不仅仅是企业行为。日本科学技术厅为使本国在该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91年就实施过一项耗资7400万美元的“硅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的10年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发动“官、产、学”的力量,共同研究开发含硅的高分子复合物,以生产出超高强度和超抗热塑料、新超级材料,用于太阳能、建筑、半导体、汽车及航天等工业。新世纪来临前,日本的政府部门认为,在21世纪,硅化学、有机硅化合物仍是发展重点;经产省仍将有机硅的开发列为21世纪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在日本的“次世代产业基盘工程”中,位居第1位的就是含硅高分子材料。前不久,欧洲议会批准德国政府资助瓦克公司1.19亿欧元(连同瓦克自己的投资,共计4亿欧元),将其在Ntinchritz的工厂改扩建到年产90 kt硅氧烷的规模。政府的重视和关心还体现在宏观管理上。如日本经产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进行全日本有机硅产品的统计,公开发布甲基氯硅烷及硅氧烷的产量,硅产品的进、出口量等也有报道。有机硅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关注。